學院緊密圍繞寧波綠色石化優勢產業和生物制藥新興產業,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從事生產運行控制、質量控制、生產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由應用化工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和藥品生物技術等專業組成的專業群為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
學院教學團隊是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和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學團隊。團隊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浙江省教學名師2名、全國石化行業教學名師2名、浙江省專業帶頭人5名、浙江省151人才3名、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8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50%,博士占比70%。同時,學院擁有一支由企業高工等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
學院牽頭建設教育部創新行動計劃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引導學生開展技術創新。與企業共建6個省市級研發平臺,共同獲得發明專利30余項。學院科研實力雄厚,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獎1項,寧波市科技進步獎3項。與臺塑集團、鎮海煉化等龍頭企業深度合作,推進校企“雙元”育人,為區域綠色石化產業提供了人才保障,實現了企業、學生、專業、教師的多方共贏。
【專業介紹】
在現代生活中,幾乎隨時隨地都離不開化工產品,從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到文化藝術、娛樂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產品為之服務,我們生活在化工世界里。石油化工產業為浙江省優勢制造業之一,新材料、綠色化工等產業的運行控制人員和一線生產管理人員列為緊缺人才,也是石油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的急需人才。
本專業是寧波工程學院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體現高職和本科應用技術技能教育優勢的互補性,打造省內唯一一所化工類四年制高職試點專業。
【主干課程】
寧波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具有良好的港口優勢、市場優勢和資本優勢,已建成以國家級石油化工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侖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區域的三大石油化工基地,目前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2016年 《寧波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中提出進一步“提升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時尚紡織服裝等優勢制造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寧波構建世界競爭力的石化集群大產業基地,做大做強臨港石化指明了方向。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寧波工程學院學校有關規定,學生須修完本專業教學進程表所規定的必修課程,獲得相應179學分,同時取得化工總控工高級資格證書才能畢業,授予寧波工程學院工學學士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主干課程有“綠色化學技術”、“化工清潔生產”、“化工節能原理與技術”“流體輸送與傳熱技術”、“傳質分離技術”、“化工儀表與自動化”和“化工過程控制系統”、化工技術經濟與企業管理、化工環保與安全、化工總控工培訓以及綜合技能訓練等。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節能減耗、清潔生產意識,具備系統的綠色化工理論知識,具有“一體化”復雜生產裝置操作與平穩運行及控制、分析選擇綠色化工生產工藝路線和方法、先進化工設備運行操作維護和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等能力,滿足企業裝置一體化,設備密閉化、連續化、自動化,工藝綠色化、產品高端化轉型升級需求。
面向石油化工、材料化工、精細化工等行業,從事化工生產運行控制、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工藝開發和質量控制等崗位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介紹】
綠色石化產業是浙江省萬億級產業、寧波“246”工程萬億產業,依托寧波兩大千億級國家級石化園區和國內最大石化基地-浙江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石化人才崗位已經成為高薪職業。專業建有省內同類專業唯一的“國家教育部高職、浙江省和寧波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擁有首批國家職業教育創新團隊、國家級教學名師和省級教學名師等一流師資團隊。
【主干課程】
化工安全技術、化工清潔生產、化工生產主控操作、化工儀表與自動化、流體輸送與傳熱技術、分離過程操作與設備、化工制圖與識圖等。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培養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相融合,具有從事石化領域生產運行控制、化工產品檢驗、設備維護保養及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端技術技能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
畢業3-6年后,可發展成為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生產技術運行控制、工程設計、產品檢驗、產品開發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部門經理等。
【專業介紹】
工業分析技術專業為寧職院與鎮海職教中心、平湖職業中等學校聯合3+2中高職一體化培養專業,采用學歷證書和畢業證書“雙證書”融通的培養模式,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也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興趣小組等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好。
【主干課程】
化學分析、儀器分析、質量控制與管理、分析儀器調試與維護、油品分析、環境監測、食品檢驗技術、高分子材料分析與性能測試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本專業以分析檢驗職業核心能力為主線,培養具有化學品分析檢驗和品質監督與管理的相關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主要面向化工、環境、醫藥、冶金、輕工等行業培養產品質量檢驗、質量管理與監督、新產品研發分析、分析測試質量保證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專業介紹】
節能環保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浙江省重點發展的七大萬億級產業之一,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到石化等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都離不開環保。本專業與中科院寧波城市環境觀測研究站、北侖區環境監測站、北侖區巖東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合作,師生參與合作單位的真實項目,加強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
【主干課程】
應用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技術、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環境工程原理、化工安全等。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培養具有環境監測和環境污染控制知識、掌握環境污染因子監測、污染控制和環保設備操作技能,具有環境監測、污染治理等工作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畢業3-6年后,可以發展成為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機構、環境監測公司、污水處理廠、石化企業、環評公司、環保工程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的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工程師、技術員或業務部門經理。
【專業介紹】
藥品生物技術專業以生物制品的原料提取與純化,生物藥物檢測為重點,注重教學與產業結合,與多家代表性生物藥企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專業發展結合地方生物醫藥產業,就業機會喜人。專業課注重職業技能培養,以綜合工作項目或研究項目為主,既訓練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基礎科研能力,為學生未來繼續深造與從事研發工作奠定基礎。
【主干課程】
生物制藥技術、生物藥物檢測技術、發酵制藥技術、天然藥物提取分離技術、儀器分析、工業微生物與育種、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等。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培養面向生化制藥、藥品與食品檢驗等領域,從事生產、檢驗、管理、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職業能力、持續發展能力,適應企業轉型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主要面向生物藥物生產、生物原料提取與分離、藥品質量檢驗、食品與化學品檢驗、環境檢測等崗位的技術員、質管員,或從事藥品與醫療器械銷售等崗位就業。
化工智能制造專業
【專業介紹】
化工智能制造是化工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化工行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過程控制、生產管理、經營管理三個層次實現,對化工智能技術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專業依托國家“雙高計劃”建設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建有省內同類專業唯一的“教育部創新行動計劃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擁有首批國家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國家級教學名師和省級教學名師等一流師資團隊。
【主干課程】
流體輸送與傳熱技術、分離過程操作與設備、化工生產主控操作、化工安全生產、石油化工智能制造、PLC技術應用、先進控制與實時優化技術等。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石化產業轉型綠色化智能化升級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適應能力等素質,掌握化工單元操作、化工儀表自動化、化工過程控制、自動化基本知識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等領域,成為具有典型化工生產裝置操作、化工生產運行控制、智能化集成系統控制與維護、化工產品質量控制等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聯合主辦學校介紹
浙江科技學院是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的省屬公辦院校,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中德合作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試點院校、教育部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入選學校和“國家‘十三五’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高校。學校國際化總體水平位居浙江省碩博授權高校前列,在2017中國大學國際化競爭力排行榜500強中位列全國第96位。
專業介紹
本專業由浙江科技學院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依托“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科研反哺教學,培養能在纖維功能材料、日化產品、資源能源及環保部門或企業從事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貿易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生在寧職院完成兩年本科課程,獲得浙江科技學院全日制本科畢業證以及學士學位。
對方師資:
現有專任教師15人,實驗員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比例100%,國外經歷的比例50%,企業經歷的比例80%以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錢江學者1人,浙江省首批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校優秀青年教師2人。
我校師資:
現有專任教師21人,實驗員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16人,國家級名師1人,省級名師2人、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名師4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人才2人、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才5人;其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學團隊”、“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
核心課程
儀器分析、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機械與設備、過程控制技術、環境監測、化工環保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日化產品、醫藥材料、機械制造、自動控制、資源、能源及環境保護部門等行業,從事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科學研究,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開發等崗位。